三毛曾说:“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以前,看过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的励志生活。这位奶奶叫徐秀珍,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凭的她学会了11门语言。
奶奶以前是在月亮山脚下卖水的,偶然的机会她爱上了导游这份工作。不懂外语的她,为了能够方便与外国旅客交流,努力学习起了外语。一开始,她用最老土的方法死记硬背记住游客口中的每个单词,每天睡前和醒来都坚持反复记忆。渐渐地,她的口语变得越来越流畅。
提高执行力,是你唯一与别人竞争的筹码。那么。什么是执行力?
瀚霆老师认为,执行力=目标(目的、指标、价值)+人(责任、能力、意义)+任务(策略、计划、事务)。
目标目标是执行力的起点和方向。
曾几何时,彭于晏也有过长达七年的事业低谷期。迷茫是他在低谷期的底色,“为什么别人会有那么多的戏拍,有那么多粉丝,赚那么多钱,拍那么多广告,而我没有?”
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其实,就是自己不够好。”
“要变得更好”,从此成了他全力以赴的目标。
于是,他拍《翻滚吧!阿信》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专业体操运动员,几乎每天十多个小时的训练,这样魔鬼式的训练持续了8个月;
拍摄《激战》的时候,找教练学习武术和格斗,魔鬼训练加节食长达三个月之久;
拍自行车赛手题材电影《破风》之前,每天十公里的实地骑行,几乎把香港的山全部骑遍,回到酒店后还要去健身房继续练习……
目标成了他行动的指引,在不知不觉中,彭于晏学会了泰文、缅甸语、手语,学会了泰拳、巴西柔术、锁技、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可以说,没有目标就没有转化的结果。
人人是连接目标与任务的桥梁。
有人在国企上班,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嘴上嘟囔着要做出改变,但始终原地踏步,睡前千头万绪,做各种职业规划,醒来之后继续上班去。没有学习进修,没有了解喜欢的行业的发展状况。两年过去了,改变还是停留在口头上。
有人在小城市里面当公务员,厌烦死气沉沉的工作,决心要改变。无视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辞职,来到大城市进入自己喜爱的新媒体行业工作。参加各种提升课程,阅读大量关于新媒体行业的书籍,在每天工作中充实自己。
提升执行力,人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当你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一切才能水到渠成。
任务是执行力落地的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新年决心效应”——新年伊始,在昂扬的斗志中,在寻求自我成长的决心中,我们总会立下不少flag,“今年,我要读50本书,减肥20斤,学习一门乐器……”。
然而,还是逃不过“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魔咒,信誓旦旦立下的新年计划,80%变成“废品”。
是不够自律吗?是意志薄弱吗?还是能力欠缺?NO,NO,NO,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在于具体性,没有把目标落实到可量化的小步骤和小目标上面。
因为当目标太大的时候,人往往会无所适从,大脑就会开启偷懒模式。如果把目标拆解成每一个小任务,可以让一个人清楚地知道如何一步一步地做下去,从减少挫败感,收获成就感。
在日剧《我,到点下班》中,女主角东山结衣准时打卡下班,羡煞一众上班族。她动作效率高的原因就在于她把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都写在便利贴上,完成一项就撕一张纸条,进行得有条不紊。所以,她才能每天到点下班,然后飞奔到最喜爱的小饭馆中享受半价的啤酒和美味的小笼包。
这方法也就是瀚霆方法论所说的“清单工作法”。具体的步骤是:罗列任务、合并归类、排定优先级。(温馨提示:罗列清单任务最多不超过7项哦~)
正所谓“清单在手,焦虑少有”,“清单工作法”可以帮助我们用一张表、一支笔,把心稳住,不茫然,不焦虑,不耽误工作,提高执行力。
本文内容2021-11-03发表在豪锐信息,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7585411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petjixie.cn/yltg/604.html
下一篇
关于保鲜期返利网的信息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