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学术搜索做的不如谷歌学术搜索,要说替代谷歌学术搜索还为时过早。
目前学界的通用语言是英语,百度学术搜索如果只提供中文搜索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那只能是个伪学术搜索。
作为一家中文搜索引擎,提供一个中英文使用起来都很友好的学术搜索应该是它的一大卖点。
谷歌学术搜索:其实也提供中文搜索。
学术搜索的流量肯定不能和通用搜索比,开发一个成功的学术搜索也许并不能给百度带来多少商业利益,但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开发一个学术搜索引擎肯定有很多好处。
首先学术搜索检索的对象是很明确的,主要是论文,这些论文的源(期刊)是固定的,而且论文是一种很规范的数据,格式是固定的,就是: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正文(引言,方法和结论)等。
学术文章都有一定格式上的规范。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对搜索引擎很友好的数据,而且如何评价论文的重要性,相关性,以及如何展示搜索结果等,都是通用搜索引擎也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对于学术搜索来说,由于数据已经是规范的了,并且本身就存在数据间的引用网络,所以处理起来会更快,更容易。
换句话说,百度完全可以利用学术搜索引擎测试其新的搜索算法,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率先应用于学术搜索,并评估相关技术方案的优劣,待时机成熟后再移植到公司的其他产品中去。
微软学术搜索。
从这个角度,学术搜索是一个投入人力、物力不大,但却很可能会带来潜在技术突破的产品。这也许就是谷歌,微软等都在开发维护学术搜索产品的底层原因吧,同时学术搜索也是无数小技术公司在起步阶段选择的试水产品。
本文内容2021-11-10发表在豪锐信息,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7585411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petjixie.cn/cpyy/944.html
有话要说...